贾静雯
金鹰网10月23日报道经历家变、争女官司后,贾静雯今年年初正式全面复出。虽然有意为女儿减少工作量,但贾静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却多过以前,爱心妈妈、公益大使、演员、歌手……虽然忙碌却非常享受当下。贾静雯在接受金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,有女万事足的她接下来将重心放在家庭和公益上,至于个人感情问题还来不及考虑。
身份一:公益大使
两年前因为离婚成为话题女王的贾静雯,曾一度从娱乐圈消失,直到今年才以公益大使身份亮相,并开始接拍电视剧。近日,她又参加了内地关注留守儿童筑梦行动活动,前往贵州黎平县探访留守儿童。频繁亮相公益活动,贾静雯坦言皆因有了女儿,“女人到了一个不同的阶段,内心的柔软度就会有变化。我以前也非常喜欢小孩和小动物,但是总觉得忙忙碌碌,为了这个为了那个365天都没有停下来。”
贾静雯说,在她人生经历起伏的时候,看到了以前没经历过的世界,“那个时候心中的感觉不大一样,从我有小孩开始就有了变化,而且公益这件事情我觉得每个人都要做,随手都可以做,见得明星才可以。可能明星效益比较大,有人带动,会更容易触动老百姓的心。”
身份二:爱心妈妈
近几年,贾静雯几乎将全部时间给了女儿梧桐妹。特别是好不容易争得女儿抚养权后,贾静雯更珍惜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光。身为艺人她每天免不了忙碌的生活,虽然不能24小时都守候在梧桐妹身边,但贾静雯已经为家庭刻意调整了工作安排,“只要跟她在一起,我就有很多不同的角色,我像同学、老师、好姐姐、好朋友,这都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。”
只要没有工作安排,贾静雯便会去梧桐妹学校帮忙,当爱心妈妈照顾小朋友。因为学校会不定期举行郊外踏青,需要老师以外更多的人力,贾静雯都尽可能去参与,“其实我在学校也交到很多同样爱小孩的朋友。”
梧桐妹长得机灵可爱,因此也受到不少商家青睐,但贾静雯却从未让她露脸。“我不要她当童星,太辛苦了。我要给她一个正常的童年,当演员太辛苦了,太不定时。如果她长大了要去选修表演,要学跟这行有关的,她可以自己做主,但是现在我不会有这种考虑。”
身份三:演员
经历婚变让贾静雯更加重视女儿,直到去年才开始接戏,“我这几年都几乎把时间放到女儿身上,只是公司有很好的团队,所以开始做一些我想做的公益。喜欢我的观众已经没有常常看到我的戏了,但是我尽量每年有一到两部戏,只是不会像以前那样每年都有四五部。当我的人生会选择这样一个开始,就要去调整自己的生活步伐。”
在刚刚杀青的《同在屋檐下》中,贾静雯饰演一位受气儿媳,生活中面临多种婚姻家庭问题。首次接演家庭剧,贾静雯也希望以后尝试更多不同的戏路,“我演的戏有太雷同,古灵精怪、悲情、善良,其实我还蛮想尝试演鬼片或者喜剧。很多人说反角很不讨喜,但是会让演员很过瘾,我很少演到这样的角色。”
除了对剧本内容有期待,贾静雯还透露如今接戏还会考虑女儿,“这是很实际的问题,不能时间长、太远也不行,这样我就不能随时回家看小孩。”
Q&A
金鹰网:之前过生日在微博上晒亲子照很温馨,梧桐妹有送礼物给你吗?
贾静雯:其实每天我都觉得很温馨,尤其和女儿在一起,很珍惜。生日礼物啊,除了照片里那两幅画,她还弄了寻宝图,在家里放了礼物,让我在家里找。她用粘土做了蛋糕,还有镜子和梳子,上面有宝石。她会自己画画做卡片。梧桐妹是个心思细腻的人,可能这一点有遗传到我啦。
金鹰网:单身也有一段时间了,有没有准备再重新开始一段感情?
贾静雯:一切随缘吧,也不需要准备,我现在已经将精力放在在工作和小孩身上。你要知道,有小孩的女人很忙,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。
金鹰网:平时拍戏、工作中有没有遇到心动的对象?
贾静雯:我每天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家里或者在工作,很难,机会不会那么多。其实我也不会刻意去做些什么。
金鹰网:平时用什么方式来教育梧桐妹?
贾静雯:女人情绪很容易因为小孩撒泼而波动,我女儿她不讲理的时候,我都不会失控,只有在严重的时候,才很大声斥责她,她就会怕。她的口头禅就是:我妈妈从来没打过我,但是我妈妈很凶。我觉得当小孩在疯狂状态的时候,只有冷静才能战胜她,要不然她比你更疯,也不怕你。奖励跟重复做一件事情很重要,和小孩子相处耐心和爱心都需要。
金鹰网:女儿有做过让你感动的事情吗?
贾静雯:她在学校升二年级的时候,有次功课是要写“我的愿望”。她的愿望就是不要再有起床气,不要惹妈妈生气,我已经长大了,要懂事有礼貌。
金鹰网:有尝试带着梧桐妹一起做公益吗?
贾静雯:这次我女儿跟我一起去黎平县,给她很大的震撼。虽然她还懵懵懂懂,但是明白很多小孩跟她不同的生活。现在的小孩太幸福,我很担忧。今年她生日没有收礼物,反而要捐款给有需要的小朋友,送给大家当礼物,那一次她没有吵着要礼物,而是明白这些钱可以给更多的小朋友买书包、买吃的。在公益这一块,我想从生活上去带动大家。
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|
1、凡本网注明“大江网讯”或“大江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大江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大江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“大江网讯[XXX报]”或“大江网-XXX报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大江网·XXX报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大江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4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※联系方式: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:0791-86849735
|
| 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赣B2--20100072 备案号:赣ICP备05005386号-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[2018]3167-034 (总)网出证(赣)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| ![]() | |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