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鬼月”一说,原是朱元璋的“鬼计”
一提起农历七月,似乎众人首先会想到“鬼节”、“七月半”。相传那一天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。有子孙、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;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。所以人们会举行设食祭祀、诵经作法等“普渡”活动,以超度孤魂野鬼,防止它们为祸人间,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。
“鬼节”前后自然禁忌颇多,但“鬼月”的提法,却很有可能是“伪民俗”。这一切,说起来都拜明太祖朱元璋所赐。据相关民俗专家考证,农历七月本是“大吉月”,有“上得天时,下得地利”的优势;美好的“七夕”佳节也在七月内。
不过,笃信风水的朱元璋,为了霸占七月吉时,不让民间与皇族共用吉日,于是派人假冒道士卖符,谣传七月是不吉祥的“鬼月”。久而久之,“鬼月”一说广为流传,明太祖的“鬼计”得逞了。
随着近年来移风易俗增多,有网友提到,只要注意一些具体细节,比如不可随意捡拾地上的财物、请客最好是中午时间、闹洞房不超过晚上10点等,农历七月完全可以婚嫁。
港人忌讳“4”,据说旧楼房没有“四楼”
农历七月的疑虑过后,则是公历婚期的问题——这么一个“别扭”的数字到底有没有忌讳?
据记者查找相关资料发现,港人确实比较忌讳数字“4”,这个数字与“死“同音,这一点和中国大陆一样。受西方文化影响,港人比较讨厌的数字还有和犹大相关的“13”,据说,香港有的老楼房没有“四楼”和“十三楼”。“7”这个数字同样不讨相当一部分香港同胞的“喜欢”,据说粤语中“7”的发音和男性生殖器相近,前一段时间轰动一时的“陈冠希马拉松赛号码掉包”事件,就是因为“7”是陈冠希的命中忌。
而数字“8”,则是香港同胞特别喜欢的数字,在粤语中“8”是“发”谐音,人们有“八八发”说;当然,8绝对是个“大吉祥”的数字,内地民众对于8的喜爱也不必说,大家选取车牌号、手机号时,时常喜欢带“8”的号码,喜事也多会找有“8”的日子办。
对数字“4”的厌恶,邻居日本不遑多让。这其中也有一则小故事——当初,中国外贸部门在日本出售“红双喜”牌乒乓球,日本人很喜欢这种乒乓球,但却不买,因为每盒都内装4个。后来改了两个一盒,生意才好起来。
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,对“4”都有所忌讳,所以“914”这样的婚期令人费解自是在情理之中。
婚期属实否?消息来源“有待证实”
最先在内地爆出“晶刚”两人婚期的是微博“HKchannel”,博主援引了香港娱乐网站“IHKTV”的一则短消息,该消息除称霍启刚母亲朱玲玲亲口证实两人婚期已定,月底结婚之外,直接点出了9月14日的婚期,还煞有介事分析了何以在这个日子办喜事的原因。但消息中并没有找到朱玲玲证实婚期是9月14日的片段。
昨天本报也报道过,朱玲玲被问到儿子婚讯时,她说道:“是呀!他们今年内会结婚,但具体月份留给他们说吧!就算我不讲,发喜帖时大家都会打听得到,不是什么秘密。”有记者再三追问,朱玲玲只肯透露婚期是年尾。
由此可以看出,“914”的婚期消息来源的确还“有待证实”,毕竟朱玲玲“亲证”的只是“婚讯”,而非“婚期”,从婚俗上来讲,“黄道吉日”确实很重要,一般民众都不会马虎对待,对于豪门而言,日子选择自然会更加慎重。
不管最后婚期到底是哪一天,“晶刚恋”修成正果,值得祝福。
“晶刚恋”七次“危机”
1.2006年4月
霍启刚与卢恬儿旧情复燃?
郭晶晶和霍启刚的恋情并非一帆风顺,期间也频传分手传闻。
据传,霍启刚与卢恬儿旧情复燃,当时还被拍到两人到铜锣湾皇室堡唱卡拉OK,其间二人听闻有记者在楼下守候,即分道扬镳避免曝光。
2.2006年10月
霍启刚秘密与李绮雯交往
据香港某杂志报道,2006世界杯期间,霍启刚秘密与亚视“女优选举”出身、时任《游戏天王》节目主持李绮雯交往,两人曾于中环兰桂坊依偎狂欢。李绮雯接受杂志访问时声明自己条件好过郭晶晶。
3.2008年11月
当街吵架发生情变
据报道,郭晶晶与霍启刚在北京街头吵架,濒临分手。原因是霍启刚目睹女友郭晶晶与他人拥抱,这使他醋意大发。
4.2009年9月
郭晶晶缺席东亚运,疑似情变
在国家队最初的名单中并没有郭晶晶,这便使得大家又关注起“刚晶恋”来,郭晶晶即被认定与霍启刚感情出现了裂痕。随后,又有媒体捕捉到郭晶晶不惧北京40多摄氏度的高温,约会“墨镜猛男”一起逛街、吃饭、泡吧等场面。
5.2009年10月
定情信物悄然消失
全运会上,郭晶晶亮相时,跟随她出征奥运会的定情信物这次并没有随身佩戴。
6.2009年11月
郭晶晶深夜与男子贴面
2009年11月6日深夜,郭晶晶和助手准备赶往上海机场,离开酒店走到保姆车前,遇见两位好友,一男一女上前二话不说就和郭晶晶开始亲热拥抱起来,关系非同一般,郭晶晶甚至与神秘男子行贴面礼。
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版权与免责声明 |
1、本网所载的文/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。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“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,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。
4、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、图片等资料,如需转载使用,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。
※联系方式:大江网(中国江西网) 电话:0791-86849032
|